P產品分類RODUCT CATEGORY
電子秤串口與電腦設置
電子秤通過串口(如RS-232或RS-485)與電腦連接時,需完成硬件連接、參數配置和軟件調試。以下是詳細設置步驟及注意事項:
一、硬件準備
接口類型確認
電子秤串口類型:RS-232(DB9接口)或RS-485(兩線/四線制)。
電腦端接口:若電腦無原生串口(COM口),需使用 USB轉串口轉換器(如CH340、FT232芯片)。
線纜連接
RS-232接線(點對點)
電子秤端(DB9)電腦/轉換器端(DB9)
TX(發送端)RX(接收端)
RX(接收端)TX(發送端)
GND(地線)GND(地線)
電子秤串口與電腦設置
注:若需全雙工通訊,需連接RTS/CTS等流控線。
RS-485接線(總線型)
兩線制:電子秤的A+接轉換器的A+,B-接B-,并確保總線末端加 120Ω終端電阻。
四線制:需區分發送(TX+/TX-)和接收(RX+/RX-)線。
轉換器驅動安裝
插入USB轉串口轉換器后,安裝對應驅動程序(如CP2102、PL2303驅動),確保設備管理器中顯示 COM端口號(如COM3)。
二、電子秤參數設置
通訊協議配置
進入電子秤設置菜單,選擇 串口通訊協議(常見選項):
ASCII碼協議(明文格式,如 ST,GS, 10.000 kg\r\n)
Modbus RTU(需設置從站地址、功能碼)
廠家自定義協議(需查閱手冊)。
通訊參數設置
波特率:9600、19200、38400等(需與電腦端一致)。
數據位:8位(常用)。
停止位:1位或2位。
校驗位:無校驗(None)、奇校驗(Odd)、偶校驗(Even)。
流控:通常禁用(None)。
數據輸出模式
連續發送:電子秤定時發送當前重量(如每秒1次)。
請求-響應:電腦發送指令(如WT\r\n)后電子秤返回數據。
三、電腦端軟件設置
串口調試工具
使用工具(如 Putty、串口助手、Tera Term)接收數據:
選擇正確的COM端口號。
設置與電子秤匹配的波特率、數據位、停止位、校驗位。
打開串口,觀察接收區是否顯示重量數據(如亂碼需檢查參數一致性)。
串口調試工具示
數據解析示例(ASCII協議)
接收數據格式:ST,GS, 12.345 kg\r\n
解析邏輯(Python示例):
Modbus RTU協議處理
使用Python庫(如pymodbus)讀取數據:
四、常見問題排查
無數據接收
檢查接線(RS-232的TX/RX是否交叉連接)。
確認電子秤和電腦的波特率、校驗位等參數一致。
嘗試更換USB轉串口轉換器或線纜。
數據亂碼
檢查波特率、數據位設置(如電子秤設為19200,電腦誤設9600)。
確認數據格式(ASCII/HEX顯示模式是否匹配)。
Modbus通訊超時
檢查從站地址(Slave ID)是否正確。
確認寄存器地址和數據類型(需參考電子秤手冊)。
五、進階應用
自動化記錄(Excel/數據庫)
使用LabVIEW、Python腳本或專用軟件(如 CAS電子秤軟件)實時保存數據。
多電子秤組網(RS-485)
通過Modbus RTU總線連接多臺電子秤,設置不同從站地址(如1、2、3),電腦作為主站輪詢讀取。
自定義協議開發
若電子秤使用私有協議,需根據手冊編寫解析代碼(如解析HEX指令中的重量值)。
注意事項
工業環境中,RS-485總線需加終端電阻并遠離強電干擾源。
長期使用時,建議使用帶隔離保護的串口轉換器。
電子秤的串口配置需保存(部分設備斷電后恢復默認參數)。
通過上述步驟,可實現電子秤與電腦的穩定串口通訊,滿足數據采集、監控或自動化控制需求。